各位老师:
为贯彻落实学校“聚焦‘高水平’、争创‘双一流’”,以及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推动经管学科特色化建设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经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现予启动温州大学商学院2025年度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培育项目申报工作,现就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建设、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推进学院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加快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学院学科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培育目标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有组织科研。创新研究方法手段,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增强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的本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有力支撑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首批计划遴选、培育3-5个创新团队,建设周期为3年。在建设周期内,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并根据建设成效滚动资助,连续资助期限不超过2个周期。
三、申报条件
(一)重点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数字经济、民间金融、供应链金融、华商经济内外联动等研究领域,可依据研究专长自主选定研究领域,自行拟定团队名称。
(二)创新团队须围绕主要研究领域与特色方向确定3-5个具体研究方向,并明确成果产出主攻方向(重大重点项目、高水平论文、高层次智库建设成果、服务地方重大项目等)。
(三)每个创新团队应明确1名带头人,也可根据需要设立2-3名共同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创新性的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凝聚力,能有效协同团队成员做好团队建设和合作研究工作。团队带头人及共同带头人应为学院在编在岗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70年1月1日后出生)。
(四)创新团队应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以及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核心成员须实质性参与合作研究,原则上不超过8人,其中40周岁(1985年1月1日后出生)以下成员不少于二分之一。
(五)创新团队应是在合作研究及常态化研讨的基础上形成紧密型科研团队,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前期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作为申报基础。
四、立项、中期验收与结项
(一)2025年度拟设立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培育项目3-5项,培育期3年,每项资助至少1万元/年。项目经费按年拨付,每年经费分两次拨付,项目立项时拨付50%,年度中期验收后拨付50%。项目立项1.5年后进行中期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决定中止、继续或加码资助。经费全部由学院予以资助,主要用于专家劳务费、学术会议会务费及差旅费。经费使用符合学校相关规定。根据申报情况,也可设立自筹经费团队若干,若年度中期考核优秀者,可转为资助团队。
(二)中期验收分年度中期验收和项目中期验收,年度中期验收强调常态化科研组织,项目中期验收强调成果产出,同一个成果只能支撑一个创新团队。
1.年度中期验收要求(其中(1)必须满足,(2)-(4)至少满足1项):
(1)每学期至少承办一次瓯越商道论坛
(2)定期组织团队研讨(提供照片及通讯稿)
(3)定期组织调研(提供照片及通讯稿)
(4)以导师团队形式指导研究生(提供照片及通讯稿)
2.项目中期验收要求(至少满足2项,且均为团队主要成员共同参与取得的成果):
(1)获六类及以上课题1项或七类课题2项
(2)发表高水平论文(C刊及以上)2篇(必须有一篇中文);或完成高水平工作论文3篇(必须有一篇中文),并在瓯越商道论坛或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进行分享
(3)获省部级及以上批示(采纳)1项或厅局级批示(采纳)2项
(4)横向经费累计到账至少30万
3.项目结项要求(至少满足2项,且均为团队主要成员共同参与取得的成果):
(1)获四类及以上课题1项;或六类及以上课题2项
(2)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必须有一篇C刊及以上中文论文),或出版B类及以上专著1部;
(3)获省部级及以上批示(采纳)2项或厅局级批示(采纳)4项
(4)横向经费累计到账至少50万
4.项目申报工作结束后,由学院组织项目评审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立项项目并下达相关文件。
五、申报时间与材料要求
(一)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31日。
(二)申请材料填写内容应客观真实、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三)纸质申请书(附件1)一式两份交学院A201办公室处,申请书、汇总表电子版(附件2)发送邮箱cxm2008@wzu.edu.cn。
(四)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86595728。
温州大学商学院
202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