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OA系统 English 温州大学 后台登录
温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学院,欢迎您!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中国城市报: 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究

作者:点击:日期:2015-07-03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6月29日   第 08 版)

以良性互促机制   协调城乡发展

  编者按

  长久以来,城乡关系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城乡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尚存在诸多障碍。本版两篇理论文章分别从城乡互促机制以及新农村建设角度,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举措,或许能从中得到新的启发。

  ■胡振华

  城市化是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宏观的说,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具体来看,城市化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过程: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转变;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不断发展并向广大乡村渗透和传播;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这五个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始终是一种互助互动关系,任何人为地“把城市与经济上依赖它的乡村割裂开,这是极荒谬的,不可能的”,其结果必将严重第影响城乡关系的两个方面——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增长与协调发展。

  城乡之间的正向关系

  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来看,当城市与乡村之间消除对抗,把对立关系变为协调、平衡、融合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时,社会经济就能以较快的速度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反之亦然。究其原因,是因为城市和其相邻的乡村共同组成一个区域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城市和乡村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会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技术信息等具体方式表现出来。同时,城市与乡村在资源上的互补性、生态上的共生性、经济发展上的相依性,决定了二者在发展变迁上的互动共进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从理论上来看,广大乡村进化为城市的第一前提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出现;第二个前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并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物质和人口支持。同时,城市产生后又反作用于乡村,给广大乡村提供各种物质产品、信息及服务。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和乡村的发展相互影响,二者任何一方的发展或滞后都会影响到另一方。在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变化,取决于自身以外的其他地域,主要是广大乡村的支持力度。乡村的发展虽然处于被动地位,但它却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础。在一定区域内,乡村的发展除了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外,与之相互依存的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和融合增长,其结果便是乡村的繁荣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乡之间的对立与制约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近代中国,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加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社会背景,社会在体制创新和政策更新方面并未产生出有利于传统城乡关系发生质变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城乡之间固有的对立关系不仅没有本质上的改变,矛盾对立关系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日渐加剧。这种城乡关系导致城市不仅在政治上压迫乡村,而且通过乡村中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大地主、官僚、买办等,以价格、利息、地租、赋税、徭役等等经济剥削手段剥削乡村,导致乡村经济的凋敝。亚当·斯密在论述城乡关系时曾这样说:“乡村居民须先维持自己,才以剩余产物维持城市居民。所以,要先增加农村产物的剩余,才谈得上增设都市。”近代中国城乡间的矛盾对立关系的存在且日渐加剧,造成广大乡村经济的残破和农业生产者的贫困,导致中国城市化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支撑,从而使中国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制约,难以健康、快速地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良性互促机制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是社会文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时间上,它可能历时近半个世纪,加之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可以算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我国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必须结合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及“三农”的实际情况,在土地、劳动力、基础设施、农产品供需、产业合作等多个方面找到城乡互促共进的结合点,建立起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良性互促机制。

  其具体机制如下:一是建立农地经营集约化与农地转非自然增值由“三农”共享的机制。加强农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并提高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二是加强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建立公平的城乡公共财政与均等的城乡公共服务相匹配的机制。三是建立农业生产流通方式与城市农产品消费升级对接的机制。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组织化程度,着力构建农产品生产物流体系,促进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产品流通主体的有效对接,构建为城市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供给机制。四是建立城乡产业融合与现代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强化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为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物质装备。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提升农业生产价值链。

  (作者为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软硬皆施”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刘伯霞

  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乡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可以概括为城乡之间的对立运动”。而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和最终目标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其所追求的是城乡之间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趋于一致的过程。

  城乡发展的政策演变

  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不单强调农民进城,还要让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让生活在农村的公民分享现代化的成果。而城乡发展一体化反映一个区域(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质量,是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自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以“三农”为主题,其中三次涉及城镇化质量提升问题。第一次是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第二次是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第三次是2015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其内涵即是要繁荣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从这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主题的演变可以得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不只需要推进“物”的新农村建设,更要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

  推动城乡发展的五项举措

  目前,我国仍有近一半人居住在农村。在此背景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则显得格外重要且紧迫。对此,各地该如何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新农村建设从“物”到“人”的推进?笔者认为可从五方面入手:

  一是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增强新农村的“硬实力”。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面对当前农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巨大金融需求相比,农村金融机构在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从金融要素来看,农村金融机构也适当创新储蓄产品,以多种形式吸收民间闲散资金,而政府也需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区域性资金融流通网络,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兴办农村各类社会事业。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农村 “硬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生活性、生态环境性以及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具体来看,需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和电网向农村延伸,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客运和农村校车安全管理。同时,需完善农村沼气建管机制,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指示,要以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为抓手,加快农村的高速宽带网络建设。

  三是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完善农村“硬环境”。目前,生态问题在农村各类问题中显得尤为严重,农村污水和垃圾绝大多数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和堆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需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加快农村河塘综合整治。通过整治塑料薄膜和地膜等白色污染,缓解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等污染。同时,需加强村镇工业“三废”的排放,逐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四是构建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新农村 “软设施”。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项目缺乏整合,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缺口极大。因此,需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全阶段改善农学办学,尤其是加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加大对农村的知识投入力度,扩大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对于农村医疗保险,需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文体设施。

  五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创造幸福“软生活”。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晓政策、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化农民为目标,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养和文明理念培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等综合素质。以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强化农民就业能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本站版权归温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学院所有 Copy right @ 2015 All Right Reserve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商学楼 邮编:325035